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魏新宇 通讯员 刘海豹 青岛报道 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是省、市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和“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要求,实施非道路移动机械实时定位监控装置安装联网工作,可实时掌握机械位置信息、使用情况、工作时长等信息,实现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综合有效管控,满足日常管理需求与精准执法需求。自2022年12月份启动实时非道路移动机械定位监控装置安装工作以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坚持高效便民原则,对辖区1229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免费上门安装,在车身喷涂“已定位”字样,并与省、市监控平台联网,超额提前完成2023年度任务。 全链条加快安装进度 形成工作强动力
锚定“2025年实现安装实时定位监控装置全覆盖”任务目标,切实增强安装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要素保障,以坚决有力的举措,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即墨生态环境分局提前谋划,促进工作制度化。按照《关于加快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实时定位监控装置安装联网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非道路移动机械加装实时定位监控装置项目建设方案》,明确安装、调试技术要求和运维服务要求,对全区国二及以上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安装定位装置实时监控,对违规进入禁高区作业的进行处罚;全面摸排,促进工作精细化。对辖区内的企业、工地或个人所购置的燃油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地毯式摸排登记,建立健全非道路移动机械电子台账,全面掌握全区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情况。经统计,即墨区登记编码的国二及以上排放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约4000台;规范招采,促进工作专业化。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通过招投标程序确定有资质的第三方安装机构,及时与第三方安装机构对接工作要求和细则, tp钱包安卓app下载制定详细完备的安装计划,tp官网下载最新版本安装并立即开展工作。目前,即墨区1229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已完成安装工作,即墨分局正多方筹措资金,招标2024年定位安装机构,争取年底完成2024年任务。 全方位加强政策宣传 形成工作聚合力
围绕推动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喷码及定位安装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不断提升政策文件解读工作质量,切实增进企业和群众对政策的理解和认同,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即墨生态环境分局强化政治引领,提升牵头抓总能力,将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硬指标、硬任务纳入工作重点,提前谋划,广泛调研,联合区住建、交通、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对镇(街)、企业召开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登记编码和定位安装的工作推进会,并对非道路移动机械定位装置安装工作进行部署,明确任务分工,厘清部门职责,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通过做好政策宣传,提高政策覆盖范围,组建非道路移动机械责任人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宣传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登记编码和定位安装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操作流程。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各种形式开展政策宣传,将安装工作的相关要求和通知通过镇(街)、社区等基层生态环保力量传达到使用非移动道路机械的企业和机构,形成镇(街)、社区、企业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加强沟通协调,及时帮助群众答疑解惑。结合编码登记情况分配任务,邀请第三方安装机构讲解定位终端安装事宜,为相关企业详细阐述安装政策,对于安装工作遇到的问题组织专人现场沟通解决,提升群众对非道路移动机械定位安装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全过程提升服务温度 形成工作高效力
即墨生态环境分局秉持“帮扶指导有温度、改善环境有力度、发展经济有高度”的工作理念,统筹用好执法监督和帮扶服务,在执法的同时做好定位设备安装的服务保障工作,让企业和群众感受到执法的温度和帮扶的力度。让服务“前进一步”,积极与第三方安装机构沟通,根据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分布位置,适时调配安装人员和设备,采取分区域、提前通知、集中上门服务等方式进行安装,最大限度节约用户时间。如因故错过当日约定安装时间,非道路移动机械所有人可通过镇(街)、部门具体工作联系人,再次约定安装时间;让群众“少跑一步”,在日常执法检查中联合属地镇(街)推进安装工作,对安装不符合要求的设备现场进行帮扶指导,确保安装定位系统安装后能充分发挥作用。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使用机械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有明显可见烟、不符合排放管控区域要求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查处;让质效“提高一步”,在全区范围内定期开展全面检查,确定每台机械的状态、发动机功率,对未喷码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喷码,实时更新非道路移动机械电子台账。同时,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山东省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规定》要求,全力推进国一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淘汰更新工作,预计今年6月底前将已登记的国一机械全部清零。